研究与交流
研究与交流
资讯和培训
资讯和培训
行业指导和管理
行业指导和管理
previous arrow
next arrow

厦门译协第四届理事会召开第四次会议

厦门市翻译协会于2006年12月23日在厦门市团结大厦会举行厦门译协第四届理事会第四次会议,会上秘书长通报了召开会员大会、举办庆祝厦门译协成立20周年活动的筹备情况;邱辉煌副秘书长代表秘书处就5个议案作了说明;与会理事审议了由协会秘书处提出的《关于更改厦门市翻译工作者协会名称和住所的建议》等5个议案;理事会一致同意增补韦忠和同志为理事。

会长陈爱京等32名理事出席会议。会议由厦门市外事办公室党组成员、副主任厦门译协洪成宗常务副会长主持。

与会理事经过认真审议和表决,一致通过了以下5个议案:《厦门市翻译协会章程》修改草案;《关于更改厦门市翻译工作者协会名称和住所的建议》;《厦门市翻译协会会议制度》;《厦门市翻译协会财务财产管理规定》;《厦门市翻译协会会费收取标准》。

与会理事认为,市场经济全球化和多元化,推动了翻译事业的快速发展,对翻译市场出现的混乱状况,急需加强规范化、行业化行业管理。对译协的性质做出新的界定,即从原来的“学术性团体”明确为“学术性、行业性并举的社会团体”,很有必要。将1986年成立启用的“厦门市翻译工作者协会”更名为“厦门市翻译协会”,体现其广泛性,可以囊括多方面多层次的人士。协会住所随提供使用单位的搬迁而变动,必须将更改住所的情况向社团登记部门申请核准。名称和住所的更改,获准后应抓紧向相关单位办理更名事宜。

与会理事审议了《厦门市翻译协会章程》修改草案,认为厦门市翻译协会举行2006年学术年会–译协资讯–资讯中心–厦门市翻译协会官方网站我会名称的更改,应该在《章程》有所体现,草案中将相关的章节作了相应的修改,很有必要。决定将修改后的《章程》提交会员大会审议。

与会理事审议了《厦门市翻译协会财务财产管理规定》和《厦门市翻译协会会议制度》,认为这是将本会《章程》的原则规定加以细化,使译协工作更具可操作性,也是便于管理和监督的必要的措施。

与会理事审议了《厦门市翻译协会会费收取标准》的议案,认为通过会费收取,有利于提高会员的组织观念,确实履行会员义务,密切会员与协会的联系,增强协会更好地为会员服务意识。应该改变多年未收取会费的不正常和不经常的状态。会议决定将《厦门市翻译协会会费收取标准》交付会员大会票决。议案自通过之日起,要按本会《章程》的有关规定严格执行。

理事会要求秘书处就已通过的议案,根据理事提出厦门市翻译协会举行2006年学术年会–译协资讯–资讯中心–厦门市翻译协会官方网站的意见进行修正后,提请市社团办核准或上报备案。在接到核准通知后,即遵照执行。厦门译协提名推荐 荣获中国译协表彰厦门市资深翻译家简介

巫维衔教授

曾任厦门大学外文系主任、中国译协理事、福建省译协常务理事、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厦门分会会长、厦门市译协理事长。从事英语翻译工作40多年。

主持英汉词典编纂:《综合英语成语词典》(第一编委1985,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现代英语常用成语词典》(第一编委,1990年第一版;2006年修订版,福建人民出版社)、《Collins(柯林斯)袖珍英汉双解词典》(主要编委)、参与翻译、编辑《英语成语词典》、《新英语搭配词典》编著;翻译出版译著《上层的空位》(1985,福建海峡文艺出版社);编译《各国小说丛书》等;发表主要论文:《关于英语成语中比喻形象的翻译》、《英语中某些形式肯定意思否定的句子的翻译》(1981,1985刊于《翻译通讯》)等;审校《鸟岛探奇》科普小说(1985,北京科学出版社)、《被遗忘的苦难——英国工业革命人文实录》(1983,福建人民出版社)、《史前马来西亚》(1979,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出版)、《文化变迁》专著等。

刘贤彬教授

曾任硕士生导师。厦门大学外文系主持工作副主任(任职期间主任离校出国)、高教部高等院校外语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理事、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副会长、福建省辞书学会顾问。从事翻译工作50多年。

翻译出版《英语句型和惯用法》(第一译者,商务印书馆,1959、1965、1972多次再版)、主持和参与翻译、编辑《英语成语词典》、《综合英语成语词典》、《英语基础语法新编》、《现代英语常用成语词典》、《新英语搭配词典》等编著;审校《英语语法高级教程》等专著;发表了《英语成语词典的编写》等多篇论文。

林纪熹教授

厦门大学外文学院硕士生导师,从事英语翻译及教学近60年。

1946-48年在上海《中央银行月报》、《密勒氏译论报》、《中国经济学人》等报刊担任翻译。1959年起调入厦门大学外文系任教及从事翻译活动。参与翻译、编辑《英语成语词典》、翻译外交部委托翻译联合国文件《各国的经济增长(总产值和生产结构)》等、为厦门大学南洋研究所翻译和审校书稿;应陈伯翰邀请为商务印书馆翻译经济学书稿;编著《英语形似句辨异》,该书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再版,并由香港商务印书馆、台湾商务印书馆、北京商务印书馆以及国际出版有限公司先后购版出版;编著出版《英语易混淆词辨异》,被列入厦门大学南强丛书、《法庭对质艺术》由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与他人合作翻译《李嘉图著作和通讯集(第十卷)》、《各国的经济增长》等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表论文《英语词根与英语教学》等论文。

1979年9 月至1980年2月与厦门大学历史系傅衣凌教授一起应邀访问美国、日本14所名校并为傅的演讲翻译,1986年8月至1988年5月应英国加的夫大学邀请在该校主持中国文化中心工作,也从事口、笔汉英互译活动。

周传永副教授

厦门大学外文学院俄语教研室原副主任、福建省译协理事、厦门市译协常务理事、秘书长、顾问。从事俄语翻译40年。

1956年在新疆乌鲁木齐中苏第13地质测量大队担任俄语翻译,1958-1961年,在地质部地质科学研究院担任国家重点项目《稀有元素地球化学》、《中华人民共和国稀有元素矿产》等书的翻译,翻译论文《等轴晶系钛钽铌盐酸的成分》等7篇10万字。1878-1982年参与《十七世纪俄中关系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史》、《苏联历史百科全书》的翻译。1985-1989年,在《中国俄语教学》杂志发表《俄语口语的某些结构和口语特点》等多篇论文。

1982年起多次参与厦门市领导和厦门大学领导接见和会见来访的前苏联和俄罗斯代表团担任翻译,其中有苏联特使罗高寿、苏联教育部副部长马卡罗夫等多个代表团。担任前苏联“卡台茨基船长号”货轮访厦、我市新华玻璃厂技术人员赴波兰、俄罗斯等国考察、技术培训的俄语翻译。多次受厦门市外贸部门聘请,参加首届中俄贸易洽谈会等外事活动,在商务谈判和专业技术交流中担任俄语翻译。

董德林副教授

曾任高等院校外语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理事、福建省译协理事、厦门译协副秘书长。从事日语翻译工作50年。上世纪50~70年代在廖承志办公室从事日语翻译活动,促进中日友好和与日民间友好交流。80年代到厦门大学任教,任厦门大学外文系日语教研室主任。

发表的主要论文有《对日语语法教学的管见》(1984,由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出版后收入《日本语教学研究论文集》),以及《日语助词与语文的关系》、《日语助词于语义的关系》(1986)、《变形式分析为语义分析》(1987)等;翻译日本广岛大学教育研究中心出版的《大学研究报告》中《南朝鲜的高等教育改革》等论文。合作翻译日本长谷部乐尔著的《日本出土的中国陶瓷特别展览》、日本冈崎由美著的《论元末明初翟佑<香台集>》;校译日本相浦杲著的《莎菲女士的日记与我在霞村的时候》等书。